学习知识|鳖怎么读,鳖的壳吗


鳖读什么? 鳖拼音: [biē] 
1、斑鳖
斑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 数量稀少极其珍贵, 是比中华鲟更濒危的“水中大熊猫” 。 ”WCS两栖爬行类物种项目协调员吕顺清介绍, 斑鳖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, 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, 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、越南北部1只(2016年在还剑湖中死亡一只班鳖)、长沙动物园1只 。

据越南《青年报》2016年1月20日报道, 这只神鳖是19日下午被民众发现死在栖息的河内还剑湖中的 。 事发后, 河内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钟立即赶到现场进行了处理, 称“我们现将神鳖移到玉山祠内暂时安放, 随后制成标本, 收藏在越南自然博物馆内 。 ”[1] 
越南新闻网称, 神鳖最后一次现身是去年12月21日中午 。 2011年, 这只鳖还被捞出来, 进行了3个月的治疗 。 当时据越南动物管理人员测量, 这只鳖体重大约169公斤 。 至于它的年龄, 越南媒体说法不一 。 有媒体称, 估计约为80岁-100岁之间 。 也有越南动物研究者称, 这只鳖至少有700岁 。

2、中华鳖
中华鳖在中国广泛分布, 除新疆、西藏和青海外, 其它各省均产, 尤以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等省产量较高 。 伍惠生报道在湖北省发现红色鳖和白色鳖, 是中华鳖的变异型 。 中华鳖化石发现于中国的上新世地层中 。 [4] 

3、珍珠鳖
分布于主要分部在美国中、南部, 引入中国的 广东、广西等地养殖比较成功 。

4、山瑞鳖
贵州、云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省区 。 广西全境均有分布 。 以1978年的收购数为例, 南宁百色地区占全境的67.7%, 河池、柳州地区占27.1%, 桂林及玉林、梧州地区少 。 国外分布于越南 。 由于贵州多山, 气候非常适合于甲鱼的生长, 且甲鱼的品质非常好 。 目前当属梵净山系的甲鱼品质最优, 因为梵净山地区受东南亚太平洋季风控制,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 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十分显著, 冬季受寒潮影响一般较小 。 梵净山年平均气温13.1℃至14.7℃, 最热月(七月)平均温度25.3℃, 最冷月(二月)平均温度2℃, 气温随地势增高而降低 。 年无霜期270-278天, 年日照时数900-1170小时, 年降水1100-2600毫米之间, 相对湿度平均达80% 。 按热量带划分, 有明显的垂直带谱, 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、北亚热带、南温带、中温带 。 总的特点是:气候温和, 光能充足, 雨量充沛, 无严寒酷暑 。 因此在该生态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甲鱼肉质鲜美, 营养价值颇高![5] 


鳖这个字怎么读 鳖读作:biē, 声母b, 韵母ie, 声调一声
部首:鱼部, 部外笔画:11画, 总笔画:19画
五笔86:UMIG, 五笔98:ITQG
释义:爬行动物, 生活在水中, 形状像龟, 背甲上有软皮, 无纹 。
扩展资料汉字笔画:
相关组词:
1、酒鳖[jiǔ biē] 
古酒器名, 革制 。
2、汗鳖[hàn biē] 
汗邪 。
3、鳖边[biē biān] 
鳖裙 。
4、跛鳖[bǒ biē] 
瘸腿的鳖, 亦泛指鳖 。
5、鳖壳[biē ké] 
亦作“鳖壳”, 指鳖的背甲 。

鳖怎么读? 裣[liǎn]

裣 (裣) liǎn ㄌㄧㄢˇ 形声 。 字从衣从佥, 佥亦声 。 “佥”意为“两边”、“两面” 。 “衣”与“佥”联合起来表示“一种用前后两块布缝合而成的女裙” 。 本义:一种用前后两块布缝合而成的女裙 。 〔~衽〕旧时指妇女所行的礼 。 (裣) 郑码:WTBV, U:88E3, GBK:F1CF 笔画数:12, 部首:衤, 笔顺编号:452343414431

推荐阅读